红网时刻6月27日讯(记者 李军锋 通讯员 刘沁 陆群亮)“多年来,杨昌彬一直珍藏着‘红军阿哥’留下的一担皮箩,在他眼里,皮箩象征着军民鱼水情,象征着红军精神……”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陆蓉法官在转兵纪念馆为大家现场讲述“一担皮箩”的故事。
(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陆蓉为大家现场讲述红色故事)
“原来我们法院的同志们经常邀请老红军为大家讲述革命故事,随着老红军们相继去世,近些年我们就组织干警自己讲红色故事”。在通道法院工作了34年的吴川义法官告诉记者。
80多年前,中央红军来到通道,召开了一场关系中国革命前途的会议。随即,中央红军分两路转兵向西,进军贵州,为红军长征开辟了一条新的生路。“通道转兵”的这一“转”,不仅为危在旦夕的红军找到了“通道”,更转出了挽救中国革命的大空间。
近年来,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深入挖掘“实事求是、敢于斗争、独立自主、勇于担当”的转兵精神,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凭着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劲头争先创优,荣获了9项国家级荣誉和7项省级荣誉,实现了法院工作的“大转兵”。
通道县位于湖南最南端,俗称“一脚踏三省”。辖区侗族人口占78.3%,且地理偏僻、交通不便,大部分村民以侗语为主。针对这种情况,通道县法院依托3个基层人民法庭,建立了3个“双语法官”培训基地,培养“双语法官”(侗语+汉语),同时注重对干警侗语和侗族风俗习惯的培训。
(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田鼓楼内,开庭审理一起金融借款纠纷)
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在审判工作的同时,注重对基层群众的普法工作,开创了“双语法庭+巡回法庭”,审判+普法的工作格局,将司法服务延伸到侗族村寨的同时也将普法宣传带到了田间地头。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法律从“文本”走向“现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把实事求是的转兵精神运用到工作中去,就是通道法院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湘辉说。
2021年3月初,邵阳的徐某因工程款迟迟不能执行到位,通过人民法院“一站式”跨域立案平台,在邵阳市双清县人民法院提交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材料,在通道法院跨域立案成功。立案次日,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即依法向被执行人江西某工程公司发出了执行通知书等执行文书,但被执行人仍然无动于衷。
由于该案执行标的额大,原告方也急需资金用来支付农民工工资,执行法官迅速行动,立即对被执行人账户进行冻结。3月22日,执行干警赶往千里之外的上饶市,将被执行人银行账户中的500万元存款予以扣划。3月25日,被执行人将全部款项汇入法院执行款专户。这桩跨时三年多的纠纷,在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阶段仅用时10天,就连申请执行人邵某都吃惊不已,连连表示想不到。
“通道法院是一个小法院,500多万的执行案件也是我们院目前最大标的的执行案件,但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精神我们不输任何人”。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陆虹表示。
(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荣获的各级荣誉,其中9项国家级荣誉)
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湘辉表示:“通道转兵所传承下来的‘红色基因’,为通道法院司法为民之路创造了发展引擎,成为通道法院坚定信念、敢于斗争、勤廉守正、积极向上的精神源泉,也造就了通道法院特有的‘小法院、大作为’。”
媒体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2021/06/27/9592045.html